新冠疫苗只保半年?过敏备孕不能接种?真相来

摘 要

  截至2021年4月4日 全国各地累计报告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997.0万剂次 然而,近期网上却有很多 关于新冠疫苗的误读和谣言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 “过敏体质、备孕不能接种疫苗”



截至2021年4月4日

全国各地累计报告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997.0万剂次


然而,近期网上却有很多

关于新冠疫苗的误读和谣言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

“过敏体质、备孕不能接种疫苗”

“晚打第二针疫苗就前功尽弃”

如何看待这些说法?

一起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关于新冠疫苗,这9条消息是谣言

1

打新冠疫苗前吃饭喝水

能避免不良反应

【真相】:疫苗的不良反应与体质、年龄、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与是否吃饭喝水基本无关。

无论接种疫苗前有没有吃饭或喝水,都不影响不良反应的出现与否。不过接种疫苗前吃点东西,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能量,免疫系统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产生抗体。接种疫苗后一周内不要接触自己容易过敏的食物,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2

第二针2周-3周必须打

晚了就前功尽弃

【真相】:3周-8周内接种第二针即可。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首剂与第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剂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

3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有半年

半年后还要再打

【真相】:目前只有半年的数据,不是只能保护半年。国家卫健委近日公布,目前通过接种者抗体水平监测,大概是6个月以上。这是目前监测到的抗体水平时间,不代表免疫只有这些时间,且抗体也不是唯一衡量保护的指标。

人类接触新冠病毒才一年多,新冠疫苗问世的时间就更短了。所以,目前关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研究仍在持续观察中。针对率先接种过疫苗的“先锋队”研究发现,接种者目前已经获得了9个月的抗体监测数据。专家们也在继续加强监测,更长期的保护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4

新冠疫苗可能会致癌

【真相】:不存在。

目前研发的国产疫苗是RNA疫苗,致癌的病毒大多为DNA病毒,因此不存在致癌问题。

5

打新冠疫苗会改变人体基因

变成转基因人

【真相】:危言耸听,毫无科学依据。

mRNA疫苗不需要进入细胞核便可表达抗原蛋白,而且是靠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主动富集(搜集)抗原蛋白而通过一系列分子机制,产生中和抗体。注射mRNA到人体内不会改变人体细胞的DNA。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但不是“逆转录RNA病毒”,所以新冠病毒的基因不会整合到人体染色体中。

6

打完新冠疫苗就能摘口罩了

【真相】: 接种完疫苗后,仍然需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

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并非百分百,口罩要不要摘,取决于打完疫苗会不会感染。目前研究显示,我国新冠疫苗保护率约70%,但对避免转成重症的保护率超过90%,对避免发生死亡的保护率接近100%。为了防止感染,在全球疫情没有结束之前,建议打完疫苗继续戴口罩。


7

打完疫苗当天不能洗澡

【真相】:可以洗澡。

但应尽量避免接触接种区域,主要是需注意不要有伤口、破损。喜欢大力搓澡的,就请先缓几天吧。

8

新冠疫苗别人打了

我就可以不打

【真相】:别人打完是保护了别人,你没打就保护不了你。

即便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后疫情不会传播,也不代表个体不会被感染。假如发生了新的疫情,病毒一旦传播开来,如果你不打,那你就有被感染的可能。世界上其他国家疫苗接种率覆盖得多了,他们要到中国来,我们开放了国门,这个情况下如果我们的人群免疫屏障低,就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们要先把自己保护起来。

如果不打,世界重新开放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免疫力的。如果全球其他国家没有很好进行疫情防控,中国始终会暴露在疫情风险之下,也始终会受到输入病例的影响,因此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9

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

疫苗没用了

【真相】: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疫苗失效。

虽然病毒一直在变异,但到目前为止,它的临床特性没有改变。目前科学家发现,国产疫苗对部分英国变异病毒仍有效果。病毒变异是正常现象,新冠病毒是个全新发现的病毒,不能因为病毒变异,就对疫苗没有信心。



关于新冠疫苗,这9类人的疑问解答

除了上面9条谣言被破除外

这9类人群面对新冠疫苗的疑问

官方也给出了答复

1

老 人

为什么新增纳入接种?

万一感染可降低重症或死亡风险

国家卫健委表示,现阶段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

为什么将60岁及以上人群也纳入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因为这一人群正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

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2

未成年人

为什么不推荐接种?

暂无18岁以下人群临床试验数据

此次人群重大更新,意味着未成年人成为唯一的非接种对象,这是为什么呢?

孙立梅具体指出,任何一个新疫苗在研发过程中,都是先从成年人开始进行临床试验的,在确保其安全性的基础上才会把临床试验向低年龄组扩展,从而确保安全用于低年龄组人群。据其了解,有关机构正在积极进行临床试验,收集分析18周岁以下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临床数据。等这部分人群临床试验数据逐步完善后,国家才会逐渐批准推动18岁以下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3

哺乳妈妈

可以接种疫苗吗?

有感染高险者建议接种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

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4

孕妈妈

接种后怀孕怎么办?

不推荐仅因此而终止妊娠

如果女性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5

慢性病人群

可以接种疫苗吗?

状况稳定者建议接种

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6

免疫力差者

怎么选择疫苗?

建议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他们该接种疫苗吗?该如何选择疫苗?

问答指出,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免疫功能受损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因此,按不同疫苗情况,做不同推荐建议:

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7

既往新冠肺炎感染者

还要接种疫苗吗?

感染后6个月接种1剂

按一般理解,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本身已有抗体,是不是就不需要接种疫苗?

问答指出,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孙立梅解释,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体内的抗体水平但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建议他们接种疫苗,是为了让抗体达到更高的水平,发挥更好的保护作用,起到加强免疫的效果。”孙立梅说。

8

18周岁及以上人士

有哪些情况不宜接种?

5种情况不能接种

按更新后的建议,18周岁及以上人士已经成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普通人群”,他们有哪些情况不宜接种呢?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症人群,主要包括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的人、患急性疾病的人、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人、正在发热的人及孕妇等,这些人群都不能接种。

如果还是无法自行判断,孙立梅建议,到现场接种时,跟接种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比如有没有严重过敏、目前有没有患一些基础疾病等,由医生评估后再确定是否接种疫苗。

9

已接种者

可以多接种来加强免疫吗?

暂不推荐

由于疫苗接种期有先后,有的人士已经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他还需要加强免疫吗?答案是: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

不过问答特别提到了一种情况,如果两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间隔小于3周,情况一:在14天内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2剂接种3周后,应尽早补种1剂灭活疫苗;情况二:在14-21天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无需补种。

此外,如果接种的是两或三剂次程序的疫苗,未全程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未完成剂次,无需按照免疫程序重新开始接种。


相信看过了这么多

辟谣答疑解惑

大家可以更放心接种疫苗啦!

还没接种疫苗的小伙伴

赶快安排起来吧

-End-

编辑丨面面

执行编辑丨鱼饼

主编丨林微微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卫健委、广东省卫健委

新华社香港、“北京日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归原作者

由深圳全接触整理发布

点亮【在看】

一起做好防护!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